近日,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3月底,深圳市商事主体突破400万户,同比增长4.61%,实现历史性跨越。
400万户商事主体,反映出怎样的城市发展活力?作为全国创业密度最高、已连续三年获评“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”的深圳,还需如何继续努力,让商事主体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?深圳卫视《晚间报道》栏目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解读。
(点击观看视频)
数据显示,深圳商事主体达到400.51万户,其中,企业超249万户,占商事主体总量的62.26%,同比增长2.74%;个体户151.14万户,占全市商事主体总量的37.74%,同比增长7.86%。深圳创业密度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,达每千人227.4户。2015年,深圳商事主体有214.1万户,2015至2020年,深圳商事主体总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0%以上,5年间商事主体总量增加了一百多万户。培育最好土壤,提供最好服务,给予最好支持,这是商事主体蓬勃发展的深圳底色。商事主体总量跃上400万户的新台阶,也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体现。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新设商事主体10.56万户,同比上升19.95%。其中,以个体户为代表的个体经济增长最迅速,同比上升超45%;新登记外资企业972户,同比上升11.21%。
“这体现了深圳经济复苏的韧性很强。而今年在营商环境方面,深圳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力度,比如能够成功从个体户转型为企业的商事主体,政府奖励1万元。”深圳市企业注册局局长张弘驰说。分析普遍认为,商事主体突破400万户的背后,正是深圳全力服务企业、“放水养鱼”的体现。深圳加大力度招引外资、多举措培育服务个体户和企业,正让千千万万的商事主体迸发出活力。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说,“深圳不仅要实现商事主体量的突破,更要在商事主体质量、规模方面更好地创新突破。”深圳商事主体突破400万户,亮眼数据背后,有何标志性意义?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刘祥认为,从这个数据可以得到三个方面启示:第一,说明深圳经济活力特别强,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人认同深圳、热爱深圳,在深圳进行创新和创业;第二,说明深圳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,形成了“企业热带雨林”。既有大企业顶天立地,也有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;第三,说明深圳的营商环境一直走在全国前列。很多企业在深圳创新创业,能够享受到最优惠的服务和最低的创新创业成本,与国际接轨的制度在深圳也更容易实现。深圳营商环境改革从1.0到5.0版本
不断迭代升级实现突破
作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,深圳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“一号改革工程”,先后推出了营商环境1.0、2.0、3.0、4.0、5.0版改革政策。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推出营商环境6.0版改革措施。刘祥认为,深圳的营商环境不断地在进行迭代升级,从最早的1.0版本到目前的5.0版本,实现了很多重大突破。首先,体现在与国际接轨的规则体系方面。深圳一直主动和国际先进规则体系进行衔接,让外资投资者能够享受到内资化的待遇和福利,打破企业投资的障碍。其次,深圳在企业服务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简政放权,让很多企业能够享受到最便捷的服务和最优的成本。再次,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很多措施,为企业解决了融资、技术、空间载体等问题,从多方面消除了企业创新创业面临的瓶颈和担忧,为相关企业落户深圳、扎根深圳创造了最好的营商环境。今年第一季度,深圳新登记外资企业972户,同比上升11.21%。刘祥表示,外资企业普遍被认为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。“从外资企业注册数量的大幅增长,可以看出深圳更加包容、开放,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营商环境,得到了外资企业的青睐。”在深圳,商事制度改革的脚步从不停歇,首创的改革举措越来越多。比如,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“四证合一”登记模式的基础上,首推“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”服务,将商事主体设立审批时限压缩到几十秒;为节省不菲的验资费用,降低资本准入门槛,提高资金利用效率,在全国范围内首推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;在全国率先探索企业年报和所得税年报“多报合一”制度等等,已出台800多项重要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。“准入”公平、“退出”顺畅,在深圳,开办企业的便利度一直被津津乐道。目前,深圳已连续三年获评“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”,并在《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》中,位列36个参评城市之首。同时,找准市场主体需求与政策发力点,深圳持续加大惠企利企助企力度。去年以来,深圳连续出台助企纾困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、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等5个“30条”系列政策,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1596亿元。今年以来,深圳已接连发布《关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等多项措施,积极打出政策“组合拳”,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、增添动力。在一系列政策的“主动出击”下,国际名企、产业巨头纷纷抢滩深圳,重磅项目加速落地深圳。第一,加强国际化接轨。深圳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,但和国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,所以未来要注重对标的方向和国际规则体系的衔接,让更多国际化元素、国际化的人才在深圳创新创业。第二,强化人才引进和人才服务。着力消除企业壁垒、资格互认等机制问题。第三,解决企业实际问题。急企业之所急,想企业之所需,提供更好的保姆式服务,让企业来了以后能更好地进行生产和经营。刘祥认为,在营商环境方面,深圳有必要与美国硅谷对标。“硅谷拥有1.9万家初创企业、约220万名高新技术工作者,超过50%的初创企业是外来移民创立的,超过70%的工程师也是移民。”刘祥举例道,硅谷孕育了包括苹果、谷歌、脸书等当今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企业,这几家公司市值加起来超过1.5万亿美元,在全球雇佣超过16.5万名员工,这使硅谷的创业氛围和全球影响力无可匹敌。“深圳的营商环境与硅谷相比,还有进一步优化空间。第一,加强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对接,需要进一步推进投资便利化、贸易自由化,消除企业投资壁垒;第二,需要更加国际化的生活空间,如国际社区、国际化文化设施、国际化交流空间,适应国际高端人才生活环境;第三,举办更多国际学术交流、研讨会、赛事活动,提高国际知名度;第四,加强国际航班等设施建设,提高国际交往便捷程度。”刘祥说。晚间观察:
如今的深圳,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、最具活力、最适宜投资的国际化城市之一,为各类商事主体打开了更大想象空间。而不断壮大的商事主体,也成为了深圳稳经济的底气和韧性所在,更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。接下来,对标国际一流,以营商环境领域的创新实践助力中国式现代化,深圳仍需继续先行示范。